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阅览室   
 

分享到QQ空间

从宣教历史看文字的力量

黄锡培

文字是推动宣教无形的巨大力量。直隶省保定府(今河北省保定市)之毕得经牧师(Rev. Horace T. Pitkin)在殉道前一天与忠仆诀别时,说: “老万,请告诉小何理(Horace)的母亲,嘱咐小何理,他父亲最后的遗愿是:当你25岁时,要以宣教士身份回到中国。”

山西省汾州府( 今汾阳市)之艾渥德师母(Mrs. Elizabeth G. Atwater)於殉道前12日写给亲人的最后家书:“我没有后悔来中国,唯一遗憾的是,我只做了这麽一点点。”

宣教史上记录了前面两位在1900年义和团事件中殉道者的遗言,震撼了当时各国各地的教会。事实上,殉道者中响应毕牧师之遗愿的,还有下列的两位弟兄:

山西省忻州(今忻州市)殉道之邸松牧师(Rev. Herbert Dixon)对中国同工赵夏云传道诀别的话:

“我们能逃生的机会微乎其微,但我们早已视死如归了,若主嘱咐我们,当乐意把生命摆上。全体宣教士都同处危难中,倘若我们无一生还,将来一定有更多宣教士来替代我们!”

关外内蒙古之林牧师(Rev. Carl L. Lundberg)在殉道前一周写给同工之遗书:“因此,别让你们心里忧愁,也不要让手下垂,更不要胆怯。到了时候,我们在此撒播的种子一定会结实收成。当这场暴乱平息后,请差派更多的见证人到中国来。”

同样地,有两位姊妹也像艾师母一样从容殉道时,留给父母的遗书:

山西省太谷殉道之露美乐姑娘(Miss Mary Louise Partridge)写给父母最后的家书:

“噢!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从不‘向后看’,若蒙神保存我性命,我还是要继续前进,我绝对不会作一个游手好闲丶袖手旁观的宣教士。不!不!让我在工场上鞠躬尽瘁,把圣善的光照亮人心,这便是我最大的报酬和安慰了!”

山西省大宁殉道之小聂姑娘(Miss May Rose Nathan)在日记留下给母亲的话:

“亲爱的妈妈,无论妳听到有关我的任何消息,请不要担心。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来这里不过一年,刚学会一点中文,就戛然而止,似乎浪费。许多人会说:‘为甚麽她要去呢?浪费生命!’亲爱的,绝非如此!要信靠神,祂绝不误事,祂的作为全然美好。”

山西省太原府(今太原市)殉道之毕翰道牧师(Rev. Thomas Wellesley Pigott)留下对中国人宣教的感言:“时移世易,一百年后,我们会怎样衡量在这里所投资的生命和劳力呢?我可以衷诚地说,因为得着事奉主基督的机会,我每天倍觉感恩;并且深信这是度过此生最踏实和睿智的方式。”

今日,我们这一代的接捧人,对宣教史上这些殉道者留下的感言,有甚麽反应呢?

后语:本文所录之遗言,来自《回首百年殉道血》一书之附篇──《殉道者遗言与留言小册》(中英对照),如读者有兴趣阅读这小册,请向本地中国信徒布道会及海外基督使团查询。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s20090605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传》双月刊第127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