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我所投入的校園事工

張惟中

校園事工是一個寶貴的特權

傳福音是每個基督徒的使命,也是蒙神賜福的機會。「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然而,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10:13-15)這段經文告訴我們一個連鎖反應(chain reaction)的道理。我們先要願意被差遣,才能使人聽見福音;人知道了福音才可能口裡承認、心裡相信耶穌,才會求告主的名。差遣是誰的工作?是神的工作。在這個連鎖過程中,我們與主同工,做祂最願意做的事:願意萬人得救,不願意一人沉淪,我們也因此蒙福。

甚麼是學生事工?我認為就是為學生人生守門的事工。當華人學生進入美國大門時,你我站在大門口迎接這些學生進入新的文化,打開新的視野,面對新的挑戰。他們人生有許多大門如獨立思考的大門、自我認識的大門、婚姻交友的大門以及最重要的信仰之門,常在他們讀書的時候被開啟。神要藉著你和我的服事來幫助他們走進神的故事裡面,這是一個何等寶貴的特權。

我於1986年從台灣到美國讀書,當時已經是基督徒。30多年前在美國留學,生活很無聊,因此幾個基督徒每週六一起做飯吃。幾週後覺得沒有意思,於是開始一起讀聖經,就成立了查經班。當時神給我們一個很清楚的異象,向大陸來的學生傳福音。

畢業後,在汽車公司工作,十年後蒙召讀神學。神學畢業後,2003年的一天中午,回到汽車公司找幾位以前在一起團契、對學生事工有負擔的弟兄吃飯。席間大家有感動,要成立一個學生教會。我們沒資源也沒經驗,但神很祝福,第一次的佈道會就有20幾個人信主,那年就有40多人受洗。這個教會後來支持我們植了第二個學生教會,並且還產生了好幾位傳道人。

校園事工是一個愛心的奉獻

耶穌基督為了我們,付了所有的代價:從天上到地上,成為人的樣式,還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我們若要傳福音,也要學習付代價,付金錢的代價、時間的代價和愛心的代價。如果你不把心擺上,你的愛就很廉價。當你把心擺上,即使你不會說甚麼,也不見得能夠做很多事,學生們能體會到你真心愛他們。傳福音是以生命影響生命,要進入他們的生活中,也讓他們進入你的生活中。

愛是傳福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基督教最獨特吸引人之處。過去常用機場接人、送家具、請吃飯、搬家、買菜,幫助學生註冊等表達我們的愛和關懷。有些方法已經不再有效,因此現在更需要找不同的機會與學生建立關係。有一位姊妹將搬往外地,家裡東西都處理了,卻突然有急病。我們送她去醫院,改了機票,住在我們家,直到離開。另一個例子:學生們學業很忙壓力大,教會裡有一對年輕夫妻在期末考的那一週,給小組的學生送吃的表達關懷,原來他們在作學生的時候,小組長曾經這樣關心過他們,他們就照樣去關心其他的學生。愛的影響力很大,會傳承。

我和妻子住在學校旁邊的小區,這個小區有三至四百位中國留學生。我們參加小區中國留學生的微信群,認識學生,學生們若有事可以聯絡我們。有時請學生吃飯,隨時提供對學生的幫助。

傳福音是以生命影響生命,就要用生命和時間來陪伴他們。幾年前的一天,有幾位我們不認識的學生駕車出遊時出了車禍,在醫院裡急救。由於在當地沒有人幫助他們,我和妻子開了八個小時車到醫院去。了解到後座的兩個女生沒有綁安全帶受了重傷,在康復期間我們教會和附近兩個教會輪流到醫院陪伴他們。開車的男孩雖然傷得不重,卻十分自責。我們開導他、幫助他,帶他去教會。後來這四個學生中兩個信了主,都畢業離開學校,其中一人最近要結婚了。看到神在學生身上的工作,心中常感到興奮與安慰。

保羅說:「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林前9:19)僕人的意思就是奴隸的意思,我寧可做奴隸,為了要得到這些人。

校園事工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人要改變不容易,但是做學生事工的人需要自我改變,並要與學生一起成長,因為每一年都會遇到不同的學生,而且學生們的思想、習慣、生活方式也一直在變。不但學生在變,我們自己的年紀在長,角色也在變。當我開始服事學生時,自己也是學生,以後作了牧師,現在的年齡可以作這些學生的父親,甚至將近作祖父。不論在人生哪個階段,都要倚靠聖靈從學習自我改變來學習愛、包容、培養人、傳福音、進而有國度的眼光和心胸。

我在做學生事工中學到不少東西:

第一,學習改變。

我們不光是指導年輕人,也要盡量向他們學習。一定要學習認識年輕人的文化,他們的文化跟我們的文化很不一樣。他們講話的方式也跟我們不一樣,要認識他們的語言,認識他們的生活方式。你不懂沒有關係,犯錯沒有關係,但是要讓他們知道你很願意學。你願意學,他們就覺得你很可愛,覺得你很努力,然後你就被接納。一旦被他們接納,覺得你跟他們是「同夥」的,那你就可以跟他們講話了。講錯也沒有關係,他們會說:「哎呀!牧師哥,我們不這樣講的啦。」我以前剛開始微信的時候,要做微信的圖、臉甚麼的,老是在群裡弄錯。弄錯以後就覺得不好意思,他們就來私底下教我。我們必須要改變,因為若不改變就老化了。

一個教會可能隨著同一批人在成長,這個教會開始的成員是20多歲、30出頭的人,可是這個教會現在都是60幾歲的人,這叫做老化,因為他們沒有改變。越沒有改變,就越沒有新人來,越沒有新人來,就越不可能有改變。

第二,學習包容。

學生們的想法和行為方式與我們很不同,要學習接受。但也有很多負面的經驗,要學習包容。包容就要經得起委屈。有一位姊妹很愛學生,很照顧他們。一次有位學生要畢業了還沒找到工作,又沒有地方住。於是這位姊妹幫著找了另外一位已畢業、房租還剩三個月才到期的同學幫忙。那位同學看姊妹的面子轉租給找房子的學生。她幫那個學生搬進去。住了幾個月以後,學生找到工作要搬走,她又幫忙搬出去。但是學生走後留下一堆爛攤子,她還要收拾。沒想到有一天,受幫助的學生竟然將這姊妹的微信拉黑了。這姊妹很難過,但在難過中學習包容的功課。校園事工是不容易的,受點挫折,也是在考驗我們的愛心。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計算人的惡。

第三,學習自省。

服事學生時,可以看到自己的問題。好幾次接到年輕夫妻或是情侶吵架的投訴電話時,我們夫妻也在賭氣或吵架,我們自己雖然也有困難,但還得去勸架。每每勸完別人後,我們自己的心結也解開了,兩個人就拉著手,歡歡喜喜地回家,因為神讓我們在幫助人的同時,看到自己的問題和軟弱,使幫助人的和被幫助的一起成長。

校園事工是一個全人的培養

學生事工是一個全人培養的事工。不只是幫助學生在信仰上成長,還要在尊重他們的前提下幫助他們在知識、品格、生活和與人交往上成長。學生在生活上不獨立不懂事的情況很普遍。有時請學生吃飯,看他吃完飯後像個大爺,卻不懂收碗。你幫他還是不幫呢?你幫他了,他可能還說:「等一下,能不能再給我盛碗湯,我還沒有吃完。」愛心不等於不提醒,而是按照聖經的原則來幫助他們做對的事。有的時候出於愛心的責備更能帶人到神的面前。有一次,一對好久沒有出現的男女朋友,打電話給我說:「牧師,我們想來找你談談。」一聽就知有問題了。原來那女孩懷孕了。還沒有結婚怎麼辦?我很難過,很生氣,又很自責。可是應該怎麼辦呢?我和妻子就帶領他們認罪悔改,用聖經教導他們,也陪著他們哭。因他們悔改,又預備好一起生活,就幫他們辦婚禮。在他們生孩子的前後,教會也幫助他們。所以該說的說、該責備的責備,但是要讓學生知道你的心在哪裡?你的愛在哪裡?

校園事工是一個關係的建立

過去傳福音常用的方法是佈道會,但現在的學生對佈道會並沒有甚麼興趣;以前BBQ很吸引人,現在不一定了;以前辦出遊很多人報名,現在也不一定有很多人。那甚麼人會來BBQ呢?是跟你有關係的人。甚麼人會來聚會?是聚會中有朋友的人。學生的福音事工是一連串的關係。是活動以前你跟他們認識,曾經請他們吃過飯,喝過咖啡,聊過天,幫過忙。然後當我們有個甚麼活動歡迎他們來參加,他們也許會來參加。如果不來參加沒有關係,反正我們整個的福音事工是建立在關係上的,而不是建立在一次活動上。一次BBQ應該是一連串關係裡面的一個彩色亮點(highlight),是為了建立和進一步加深關係,以便有機會幫助他們能認識真理並在生活運用中成長。

校園事工是一個團隊的合作

校園事工不是一兩個人的事工。我在事工的學習過程中,除了學習教導和牧養外,還學習建立團隊,就是怎樣跟學生一起同工,一起開會,怎樣培養新人,怎樣放手。一對一的關懷很好,但是久了會膩的,不但你會,學生也會,所以需要團隊的關懷。學生與我們恩賜不同,一起配合就會收到好的果效。我們不是學生,所以接觸不到學生,年紀上也與學生有距離,最好的就是學生邀請學生,年輕人帶領年輕人。但是他們聖經的根底不夠深,你可以教他們怎麼查經,然後讓他們帶查經。學生帶來的新朋友,如遇到生活上的問題,在美國多年經驗的我們就可以提供幫忙。

傳福音需要團隊,我將團隊傳福音的過程分為:開球、傳球和進球。各按照神給的恩賜在團隊裡傳福音。「開球」就是邀請人,有人朋友很多,很會邀請人,他就是開球的人。「傳球」的人,需要花時間去關心已經來到教會和團契的人,與他作朋友使他覺得團契像家。教會裡面要有一些「進球」的人,他們會把握機會,將福音內容說清楚,最後帶人決志接受救恩。據說一個人能信主,需要碰到七個好基督徒,可見團隊傳福音十分重要。

校園事工是一個傳遞的接力

服事學生的人要看得遠,某種意義上是在預備接棒的工人。在你的團隊中,神國度下一代的傳道人正在興起。因此要用生命去傳承,努力為他們立志與踐行事奉鋪路。

幾年前,我和妻子又開始了一個學生教會,只是我們年齡增加,接觸學生很困難。那時我們的兩個女兒一個在高中,一個剛上大學,我們就拜託她們幫忙,一起服事大學生。她們就成為我們最好的同工。我們讓她們看到我們是怎麼樣服事別人,她們看到我們在家裡請人吃飯,陪學生談話。後來她們用同樣陪伴和建立關係的原則服事學生,和同學一起喝咖啡,常用微信或打電話建立友誼。她們也帶敬拜團和帶小組,甚至用中文帶查經,這就是事工的傳承。我還有一個額外的收穫,就是學會怎麼樣跟自己的女兒交往聊天。

記得好幾年前,有一個年輕人告訴我,他想全職事奉但是父親不信主,攔阻他的心志。若是父親信主,他就全職服事。於是我就跟另外一位弟兄藉著去國內服事的機會,先飛到上海去找他父親。可是見面時,他父親一個上午責罵他信主的母親,說她帶孩子信了主,現在要全職服事。但是沒想到聖靈工作,他母親去準備午飯時,他父親就開始問聖經的問題,當天下午就信主了,並且同意他全職服事。這位年輕人隔年就進神學院。讀完神學不久就回大陸服事。

校園事工是一個國度的眼光

做學生事工的人知道,學生很快會畢業,大多數人會離開。學生事工的成績單不是每年有多少學生信主受洗,而是學生們畢業五年以後是否還在主裡?是否在教會裡面有好的服事?

與不同的教會或機構合作也很重要,當我們在密西根大學建立校園教會時,那附近已經有四個華人教會。我們教會是最新最小的,也與其他的教會合作一起辦佈道會、音樂會等不同的聚會。大家想聯合迎新,但怎麼合作而不互相搶新生,是個敏感的問題。幾年後聯合迎新終於實現。不但是華人教會一起迎新,還有美國的機構參加。我們一起迎接華人學生,美國學生,還迎接印度學生。華人教會在美國受到美國教會和機構的許多幫助,我們有能力了,也應該幫助他們。迎新的時候,幾個教會一起準備食物,兩個中餐館捐助很多美食,印度餐館也打折賣印度菜給我們,有三百多人一起BBQ,除了華人,還來了許多不同族裔的人,感覺很棒。

校園事工是一個聖靈的工作

前面提到的這麼多事,實在不是靠人的力量能做到。因為人靠自己無法愛,無法自我改變,無法從神的眼光看事和看人。更重要的是人沒有辦法使人信主,因為使人信主、使人生命成長是神的工作、是聖靈的工作。當我們面對自己無能的時候,就在神面前好好禱告,尋求神幫助,就要經歷神蹟!

(宇芳/筆錄)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190502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86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