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阅览室   
 

分享到QQ空间

同伴教育与父母智慧​​

罗妮丽

环境,特别是同伴环境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古人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如今有学校、学区的重视。在西方幼儿教育理论中,也强调同伴教育(Peer Education)。同伴教育源于澳大利亚,后较多用于西方国家。美国六十年代,第一次在教育文件记载中出现同伴教育是在戒烟和戒酒方面。到了八十年代,对艾滋病的治疗中也出现了同伴教育。同伴教育成了一种在西方社会某些领域内广泛采用的培训方法,也应受到家长们的重视:

1.同伴交往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习有广泛的含义,而不只是在课堂和书本上的所得。很多时候,玩是一种学习,生活的能力是一种学习,交友的社会情感也是一种学习。同伴教育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行为。在独生子女众多的中国,其意义更加显著。

2.同伴交流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大多数家长特别是中国家长,爱里有很多不合理的强迫,不善于从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需要、理解他们的感悟,而是用成人化的思维方式来指导他们,无形中做了很多揠苗助长的事。有些问题通过老师或家长难以解决,但通过与同龄人的接触、交流之后,则会令他们突然有所悟,无形之中问题得到解决。

3.同伴影响是一种叛逆期的弥补。孩子性格形成过程中尤其是叛逆期,知心话未必对父母说,而是向朋友敞开。父母即便是对的教导和要求,孩子也未必去听。所以适当的同伴相处,是家长教育常常达不到效果的一种必要补充。有些家长愿意孩子去做的事,提醒多遍,孩子都当耳边风,但是同伴特别是他们的好朋友有此行为时,孩子就会很容易去模仿。

在八岁之前的幼儿教育阶段,孩子交的朋友基本上来自父母之间的交往。九岁以后孩子们的交友越来越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出发;但是在孩子18岁高中毕业之前,父母对孩子与同伴之间的行为都不应放松监管。

父母一定要有智慧,鼓励和引导孩子们交往好的同伴。这一点,圣经中有非常多的强调:“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滥交朋友的,自取败坏。”“我儿,恶人若引诱你,你不可随从。”“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暴怒的人,不可与他来往;恐怕你效法他的行为,自己就陷在网罗里。”(箴言13:20;18:24;1:10;22:24-25)我也常用圣经和生活中的例子教导我的孩子,“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诗篇1:1)一句话,离品行不好的孩子越远越好。

但是即便是品行好的孩子,父母也不要放松对孩子的监管。我们大学的一位系主任告诉我,他儿子九岁那年,有一次他和妻子出去办事,把儿子放到关系很好的一位邻居家,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但那晚回家后,平常很自信的儿子不敢一个人睡,非要跟他睡不可。他不知道为什么,儿子也不愿说。第三天儿子才告诉他,是因为在邻居家看了一个科幻影片。从此他的孩子被邀请到别人家玩时,他都会主动与对方家长做一点沟通了解,比如说我们家禁止喝酒,不允许孩子看哪类电影、玩什么样的游戏,不知道你对这些有什么看法。有家长说,我们家酒放桌上,孩子想喝就喝一点。他便会说,请不要让我们家孩子喝酒,以及不做哪些事。对方家长若同意,才允许孩子去。

我曾在堪萨斯州一间美国教会聚会过,有一次牧师讲道说,他自小父亲早逝,家境不好,13岁那年夏天,他帮妈妈认识的一对年轻夫妻带小孩,挣钱补贴家用。有一天,那个父亲对他说,孩子睡时你没事可以看看书,就拿了一摞子杂志给他。他看着看着,其中有一本《花花公子》,打开一看都是淫秽的图片。从那以后,他染上自慰。几年后,他信了主耶稣,接着被呼召去上神学院,才把不良陋习戒掉。

我也曾在蒙大拿州住过,教会的牧师对自己儿女的管教非常严格,其中一项规定是,不允许儿子或女儿与任何一位同伴单独玩,即便他们与对方父母都熟悉,他也要求至少是三个孩子以上才可以一起玩。不允许孩子在别人家过夜,即便是假期玩得晚了也要接回家。

有些孩子同伴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多年前我教的一位漂亮女大学生,哭着对我说,她自己有一种难戒的毒瘾。我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高中时在同学家过夜,同学的妈妈给她吃了一种毒品。在同伴教育中,父母要时刻警醒,对孩子同伴的父母最好要有一些了解,因为有什么树就会结什么果子,落下的果子不会离树太远。不只要了解孩子所接触的同伴和家庭,还要教育他们一些行为原则和规矩,才能放手让孩子出去。

我与我儿子同伴的父母都有联系,彼此有一定的了解。儿子在初中时,曾在午餐时恶作剧闹出事故。他和几位朋友坐在一起,另一位成绩很好、个子很高、非常寡言的朋友起身拿食物时,另一个同学暗示坐在拿食物同学身边的我儿子,将他的座椅往后挪一下,结果那个同学一屁股重重地坐到地上,疼得不能起来,尾椎骨受伤,学校立即叫来警察和医生。我接到电话马上赶到学校,那学生已被抬走。带枪的警察和校长严肃地询问我和儿子,当时我们都很害怕那孩子受伤瘫痪。校长说,如何处理我儿子,要看伤情和那位家长是否告我们,那样我儿子的人生档案里就会留下一个犯罪记录。回到家,我们仍然很害怕。正在这时,学校打来电话,说那位学生的妈妈打电话到学校告诉校长说,她和我们家很熟悉,两家孩子也是好朋友,孩子出了这事纯粹是意外,愿意原谅我们。晚上,我儿子将积攒很久的所有零花钱拿出来,让我陪他去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一起去那朋友家看望他。那位美国母亲见到我便给我一个拥抱,从头到尾没有责备,我的泪水夺眶而流。躺在床上不能动的同学也安慰我儿子,我儿子很难过,说从明天开始为他拿医院安排的坐圈和他的书包;但是第二天,他来上学时怕我儿子在学校丢面子,不带坐圈。儿子在这事上也学到了功课,表示以后再也不乱听朋友的话,自己要先思想判断。他也为自己的那次行为负责,第二天早上到校长办公室禁坐了两个小时。这事已过去两年,我家因工作搬到另个城市,但仍与这个美国家庭有来往,孩子们关系还是那么好。同伴教育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但父母要诱导和帮助他们成长。与同伴的父母间若能互相了解,发生纠纷的坏事也可以反转为好事。

有些时候,孩子们在外活动时,基督徒父母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向上帝祷告。初中时,儿子出远门去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参加夏令营,我无法了解他的室友及其父母家庭的情况,就只有恒切祷告。后来见面时发现,那位室友也是亚洲人,他父母也都是基督徒,我感动得泪流满面。天父上帝了解一切,调派天使天军,祂的安排总是那么好!

(罗妮丽博士是美国某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s20170904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665期(中国信徒布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