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我的人生思考有了答案

龐紅順

憑甚麼紀年要按耶穌出生年份劃分?

我出生在農村,小時候就聽說附近有信天主教的人,但是對他們並不瞭解,也不想去瞭解。只是困惑,為甚麼耶穌出生那一年成了劃時代的紀年方式?耶穌有甚麼社會貢獻?當時,我認為宗教的力量實在太大了!有段時間我甚至連西曆也就是公曆都排斥。中國的農曆多好啊!每個節氣都準確地關聯著氣候的變化,與月亮的陰晴圓缺也是精準對應。我也喜歡中國歷史,一直認為能夠主持公道、為民請命的晉文公、劉玄德才是真正的英雄;力敵萬軍、義薄雲天的關雲長才是真正的好漢;傳播正道、名揚千秋的孔夫子才是真正的偶像。因此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一度是我心中的使命。

宣教士的精神從何而來?

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中國海運集團,成為一名海員。說實話,我並不喜歡這樣的工作,終年在海上漂泊。後來我第一次接觸到基督教的宣教人員,那是一位年老的基督徒,大約七、八十歲,拖著年邁的身體爬上高高的船舷。當時是寒冬天氣,在美國西部的波特蘭,海港內的海風非常強烈。老宣教士冒著嚴寒爬到船上,挨個敲開我們的房間,用祈求的口氣請我們給他五分鐘的時間,聽他用生硬的中文讀聖經中的有關經節。其實他並不認識中文,他是用音標把讀音標在上面,所以更不必想他是否理解中文的意思,他常常把一個中文的詞語分開來讀。我們是出於尊重、禮貌和感動才忍受著聽他讀完。我並沒有認真去瞭解聖經,但是基督徒的這種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他圖的是甚麼呢?他費勁地給我們講這些,我們不會給他任何回報,甚至很不耐煩,對他連句感謝的話都沒有。是甚麼樣的力量在支撐著他有如此的執著,這樣堅定的信心呢?

我們的船每到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些國家的港口時,都有海員俱樂部給海員提供免費的休息娛樂場所,可以打乒乓球、撞球,還有一些書籍可以閱讀。我不記得讀了甚麼書,只記得拿回一些漂亮的書籤,上面有美麗的花鳥圖片,還有聖經經文節選。當時的認識是,基督教的人雖然無聊,但還總是做些好事,看來宗教也未嘗不是一種對社會有益的形式。那時我還疑惑,誰在支撐著他們的存在和這些活動呢?是西方國家嗎?難道就是像我們政府所說的,他們這樣做就是為了向我們傳播西方思想?

為甚麼教會裡有種力量能吸引我?

2015年我來到麻薩諸塞州的安城,才真正接觸到基督徒的世界。來到安城華人基督教會就像到了家一樣的感覺,弟兄姊妹們的熱情讓我們受寵若驚。他們和我原本素昧平生,對我們這樣熱情的招待和幫助是為甚麼呢?經常來教會的基督徒多是麻州大學(UMASS)的知名學者和在校學生。他們的工作、學業都非常忙碌,為甚麼還要抽出時間來這裡做些看不出有甚麼直接利於自己的事情?他們每個人都熱情洋溢,積極踴躍地服務於教會的各種事工。年邁的王媽媽、王爸爸和謝教授身上也煥發著一種年輕人才有的活力。我很好奇是一種甚麼樣的力量驅使這些人如此快樂地付出,我希望自己也能夠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

於是我一有機會就通過讀聖經、相關的一些書籍以及詢問牧師和教會裡的人來瞭解這個信仰。我不願意不明不白、稀里糊塗就信了上帝。我看聖經是按照常規的方式從第一頁創世記看起,邊看邊想,感覺很多地方是不合情理的,結果越看聖經越不相信,以致在某段時間內逐漸遠離了教會,不再想去。

王牧師跟我說過:「我們不能以人的想法去想像上帝。在我們看來不可能的事情,在上帝那裡都是很容易的事情。」當時我沒有太在意這句話,但後來這句話閃現心中,對我起了作用,使我又回到上帝的身邊。我們人都是有限的,無法想像的很多事情,答案都在上帝那裡。宇宙中星體的分佈和運行如此的精準和有條不紊,這一切只能是上帝的作為。

如何對死亡不恐懼?

我原本不是無神論者,雖然經過多年的環境薰陶,仍然認為人死後精神是有所依託的,只是不確定在哪裡?依託給誰?中國神話中最廣泛的說法是,天上有玉皇大帝和掌管各類工作的天官神仙,但顯然這樣的說法也有很多經不起推敲的地方,不過是人們在編故事罷了!人總是會有生老病死,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帝王將相,都難脫這樣的結局。一個人兩手空空來到世間,無論在世時手中有多大的權勢,擁有多豐厚的財產,到頭來甚麼也帶不走,仍舊兩手空空地離開。孩子出生時家人都高高興興,舉家歡慶,對孩子的未來充滿期望。一旦有親人離世,家人都悲痛欲絕,以為從此再不能見面。人們相信死後萬事皆空,死者本人臨死前也對死亡充滿了恐懼與絕望,而信基督的人則完全不同。他們相信人死後不是甚麼都沒有了,而是進入了永生,和天上的父神在一起。親人們也沒有那麼悲痛,只是惋惜死者的離開,他們對在永生裡相見充滿期待和嚮往。

最終我接受了基督的救恩,以耶穌作為生命的主,我的人生思考有了圓滿的答案。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不再為先前的很多問題所困擾,內心充滿了平安和喜樂,這不正是我自己和每個人都最渴望和期盼的嗎?我很榮幸能夠得到上帝的眷顧,接受我成為祂的兒女。我願餘生更多地親近祂,按照祂的旨意走人生的道路,享受更多的平安與喜樂,也把這種平安、喜樂傳遞給身邊的親人和朋友。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20170402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660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