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 USA Logo
CCM USA Logo

观 点 与 角 度
 

分享到QQ空间
地球和人类年龄之谜(上)
施受/张宇理/苏绯云博士

施受:

据报导说,古生物学家发现了六百万年前的人类远祖化石。但圣经所说,上帝创造人类始祖亚当丶夏娃的年代算起来还不及一万年,未免过短。你们怎麽解释这些圣经与科学的矛盾?我怎麽知道你们的圣经可靠?

张宇理:

关乎地球和人类年龄,虔诚的基督徒科学家当中也有不同看法。第一种看法是人类历史很短,不及一万年,科学的鉴年法不一定可靠。第二种看法是科学鉴年法原则上可靠,但地球年龄虽高,却无损於上帝创造天地的事实。无论如何,这两派科学家都督信圣经所载:「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世记一1)。科学见解不同,并不妨碍他们对上帝的信心。毕竟不论是上帝的存在,或是人类对上帝能有的知识,并不建基於区区一个「地球和人类年龄」的题目上。我们信上帝,因为我们亲身经历过上帝。我们更坚信上帝,因为我们看见宇宙万物背後的规律和匠心设计。我们信圣经是上帝的启示,因为我们亲眼看到圣经预言的应验(例如以色列亡国二千年後复国),看到圣经充满真理与人生智慧,使凡谨守遵行书中教训的国家与个人都蒙福。我们信耶稣是救主,因为祂的生平应验了圣经中对救世主的预言,祂的言行见证上帝;十字架的救恩经得起我们一思丶再思丶深思,然後才逐渐恍然明白个中奥秘。我们更坚信耶稣,因为看见凡真心信祂并遵祂话去行的坏人生命都获得彻底改变更新。我们自己的生命也因祂得着提升。此外还有很多很多理由叫我们信祂,无法一一尽书。只要读者不钻牛角尖,不执着一个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把这问题变成大山挡住自己的视线;只要读者真有实践真理的心,便也能明白真理,并能体验上帝的实在。

至於施受君所提出的问题,我们既不反知识,也不反科学,所以特地邀请不同看法的基督徒科学家作答,让读者也能明白其中一二。不过,值得再三强调的是,无论这些基督徒科学家对地球和人类年龄的看法怎样,这都不构成他们信耶稣的路障。

从碳十四说起

苏绯云博士(生化学家):

一丶碳十四可信吗?

生化学家在实验室研究生物年代,很信任碳十四计算法。譬如他们找到一些含碳的东西,如木头丶骨头等,就计算其中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例。正常的碳是碳十二(C-12),放射性的碳是碳十四(C-14)。在今天的环境中,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例大约是1:1,000,000,000,000。许多碳十二才有一个碳十四。

动物活时,要吃喝丶呼吸,体内与环境的碳十四与碳十二比例应该是一样的。动物死後,体内的碳十四因为是放射性的,所以遗骸中碳十四愈来愈少。我们拾到一根骨头,可以测试其中有多少碳十四;例如若有十个,便再看今天外面的环境有多少碳十四,如有二十个,则推论是这个动物已死去五千多年。因为由二十变十,少了一半,而碳十四之半衰期(half-life)是五千多年。

你看这结论有问题吗?有的,因为动物死时,环境中的碳十四不一定等於今天环境中的碳十四。

那麽,当时环境中的碳十四有多少呢?没有人知道。

用碳十四计算年龄的方法,是从一九五五年开始,距今不到五十年。所以,即使距今一百年的环境中有多少碳十四,我们也无从知道。假若我们假设过去的环境中的碳十四和今天一模一样,那麽结论就可能错了。因那动物活着时,也许环境只有十一个碳十四,那麽由十一减至十,那动物便没死了五千年之久。

还有一个可能的例外:有些生物能分辨碳十四和碳十二,它们拒绝吸收碳十四。这样,它们尚活的时候,体内的碳十四就比外界环境中的碳十四少,若我们把它死时体内的碳十四量(碳十四与碳十二的比例。下同),看作与今天环境中的碳十四量一样,岂不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吗?

今天我们信任碳十四,是因为在实验室做研究时,有个起点计算。我们知道开始时有多少个碳十四。可是若在外面拾来一根骨头,以碳十四计算,就只能草率地将在实验室的开头,当作那动物的开头,其实没有真正的开头。那麽,结论怎能正确?幸好,我们可以借助树木的年轮作研究。树木多是一年一个年轮,有时一年两个,有时两年一个,相差不远,不会相差几万倍。今天最老的树是四千多岁,只要它仍活着,就可计算其年份。最中心的年轮是四千多年前生的,我们可以用年轮来对照一下。所以,四千多年内的东西,以碳十四方法计算,结果也许不错。再早的就无法测知了。

如果圣经创世记第六至九章记载洪水灭世之事是事实,则最老的东西应该是有四千多年;因为洪水时所有东西都被淹没。洪水前後的世界应该截然不同。也许洪水前碳十四很少。圣经说:「当挪亚六百岁,二月十七日那一天,大渊的泉源都裂开了,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创世记七章11至12节)。这情况可从美国华盛顿州圣海伦火山爆发了解一二。一九八零年五月十八日是个大晴天,万里无云,但火山爆发时,附近下了很多雨。原因是火山爆发後(大渊的泉源裂开),地下水和熔浆等一同爆涌,山上的雪变成水气,喷涌至七丶八万呎高空,冷却後,聚在爆上高空的火山灰上。火山灰是细小的石头熔化再凝结的火山玻璃片,这些细小的玻璃片就成了凝结点,水气凝成水点(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因此火山附近倾盆大雨(降大雨在地上)。由此看来,洪水前与洪水後地面的情况也必发生很大变化。从宇宙光碰撞氮气而成的碳十四,在洪水後也许增加了,因此洪水前的生物死时体内的碳十四就比现在环境中的碳十四少得多。虽然这也是假设,但也是合理的推论。

所以用碳十四鉴年法,有以下几点须知:

  1. 只有含碳的东西,如木头丶骨头等,才可应用此法。
  2. 因碳十四的半衰期是五千多年,故不能推得太远,顶多不过十个半衰期--五万年。因此不能推算百万丶千万丶万万年的结果。
  3. 碳十四鉴年法假定过去与现在环境中的碳十四不变,又假定环境已有足够时间达到平衡,这些假定都是根据进化论,认为地球已存在极长的时间。(我在大学时,课本说是廿六亿年,现在一般认为是四十六亿年。)所以用现在量到的碳十四,当作该生物刚死时的体内含碳十四量,就会算出很长的年龄来。
  4. 有些生物拒绝吸收碳十四,那麽,就算它还活着,也可能算出来死了几千年。

二丶放射性元素计算法

另外一个鉴年法是「放射性元素计算法」。所谓「放射性元素」,是指有些元素会自然变成另一种东西,最普通的是钾(K)会变成氩(A),於是钾四十(K-40)就叫做放射性元素。研究石头中有多少个钾四十,有多少氩,便可计算这石头的年龄。

这计算法看来很简单,由一样东西变成另一样,但所得结果未必正确。我举一个例:在你进来时,看见我在看书第一千页;你想知道我已在这里看书多久了,於是坐下来看我阅读的速度。你观察我一分钟看一页,於是你推算我在此已看了一千分钟书。但这算法不可靠。为甚麽?因为也许有些是空页或插图,有些我随便翻翻,或不专注,干了别的事。你现在的观察当然是正确的,但你只能观察我现在的速度,无法观察过去。

再举例说,放射性元素鉴年法有所谓「半衰期」,例如本来有一百个钾原子,经过若干时间剩下一半,再经过同等时间,再剩下一半的一半,如此类推。比方「半衰期」是四十五亿年,过了四十五亿年,一百个变了五十个;再过四十五亿年,只剩下二十五个。试想,若半衰期速度,过去与现在不一样,所计算出来的年份就不能准确了。

再说,即使速度不变,我是否真的读了一千分钟呢?如果我不从第一页开始读,而是一打开就看第一千页,若以为我已看了一千分钟,那岂非错了六万倍?同样,如果我们没有观察过那块石头最初是怎样,实在很难推知它存在多久。

再说,计算时,假如石头是在一个封闭系统里,没受过外界影响,没其他因素加入或流出;然而我们又怎知道呢?我们并非从石头最初形成就看着它啊。

基於上述三个假设,放射性元素计鉴年法并不准确。只要三个假设中有一个不准确,计算出来的年份就不准确了。例如华盛顿州的圣海伦火山於一九八零年爆发後,一九八六年出现一个新的小山头(熔岩),这事距今仅十四丶五年,我们看见它的出现,可是若用放射性元素计算,得出结果是距今三十五万年。真是错得厉害!

三丶标准化石是怎麽一回事?

进化论学者尚可用另一方法对证,就是「标准化石」。他们先假设并编列所有动物进化的先後次序,例如先是海底动物:鱼,然後到两栖动物,跟着是爬虫丶雀鸟丶哺乳动物,最後进化到人。

他们根据甚麽编排这个次序呢?原来二百年前英国开凿运河时,他们发现海底动物的化石在最低层,其上依次是鱼丶爬虫……。但在其他地方并不一定这样。有些地方海底动物的化石在山顶。有些人说,这是由於地壳变动。但这也只是一个意见。即使全世界的化石最低层都是海底动物,然後是鱼丶爬虫……,那也不代表是进化过程。

例如,海底动物住在海底,死时自然在海底;鱼浮游水面,故鱼的位置自然较上;两栖动物住的地方更高,死时尸骨就在较高处,依此类推,其他动物亦因所处地方不同而被埋在不同地层。假如懂得这样思想,自能分辨是非,听到别人的报告时,不会轻易相信,反会问对方是怎样做实验的?例如:

  1. 是否有些实验没有做?
  2. 结论是否可合理藉实验推出?
  3. 所得的是唯一结论吗?能否藉同一实验得出另一结论?
  4.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通过,则所做的实验便是没有结论。

四丶恐龙化石的年代怎样计算?

有说「侏罗纪」是一万万年,究竟这根据甚麽定出来的?其实这只是某些人推论同意的说法。某些人先接受了进化论的假设,然後问:从恐龙到人需要多久?自然不是几十年丶几百年了,大家都没看见,於是说它几万万年好了,反正大家都不在,就不必争论了。大家同意需要一丶二亿年,因此规定侏罗纪是一丶二亿年的石层。

假如我们拿一块恐龙化石去问研究古代化石的生物学家(Paleontologist),他会问是在哪儿找到的,我们说是从加拿大阿尔巴达(Alberta)红鹿河(Red Deer River)找到的。他翻查书本,就答是一万万年的化石。问他怎知道,他说:「它所在的地层是一万万年,恐龙埋於此。那里的泥土本是软的,恐龙埋在其中,一起变成石头。」如果问他如何算出这是一万万年的地层,古代生物学家就说:「地层的事与我无关,去请教地质学家吧。」於是向地质学家请教,他也说那是一万万年的地层。问他怎知道,他答道:「因其中有这些恐龙的化石。」恐龙是一个标准化石,恐龙所在的地层就叫「侏罗纪」,「侏罗纪」是一亿年的石层。古生物学家说,因为地层是一亿年,因此化石是一亿年;地质学家说,化石是一亿年,因此地层是一亿年。这叫做「循环推理法」(Circular Reasoning)。你看出问题吗?

你知道为甚麽进化论总是给你千万年吗?因为没有人见过进化,所以进化是极慢,需千万年。但我会问:既然没有观察,怎知有发生?既然没有观察过进化,怎知有进化?

五丶科学方法是万能的吗?

且将碳十四与所谓「标准化石」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对照一下,例如有一种木头.以标准化石法计算出来有七千万年,以碳十四计算则只有四千年,两者相去甚远,相差万倍以上,那麽哪个办法可靠?又例如,有一块木头与恐龙同地层,恐龙被称为一个标准化石,有恐龙的地方被称为一万万二千万年,以碳十四计算,只有一万二千年,相去亦万倍。又如有些木头与恐龙在一起,标准化石是一万万二千万年,若以碳十四计算,只有九百年,相去十万倍。以标准化石计算所得的结果与碳十四法的结果,有如此大的差别,我们真要在这些结果上打个很大的问号。

若就科学而言,至今尚未有一个正确方法可计算出化石的准确年代。既然如此,我们没必要相信这些东西是千万年前的。我们能知道的是文化,例如中国文化,有文字记载的约三千七百年,其馀几百年是传说,我们多数称「中国文化五千年」。又如埃及丶以色列的文化也是几千年,所有我们可知的文化都只是几千年,而不是万万年丶千万年,所以最可靠的资料是人类的文化。

有人以碳十四计算恐龙化石上尚未变成石头的部份,算出来是二万年,结果遭人指责,由於那麽短时间怎可进化呢?我没看过第一篇报告,只看过第二篇报告,第二篇报告是反对第一篇的,理由是:一,写第一篇报告的人不是科学家,他们到卡理基(Carnegie)博物馆要求取化石时,没向管理员说明用来作碳十四测验;二,拿到亚里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请他们计算时,没说明是恐龙骨头。其实没有说明以上二者有何不对?说明了,反会有偏见,所以第二篇提出的反对理由,可笑之极!在新药的研究上,很多时为了客观,故意不让试用者知道他所得的是新药或只是糖片,避免试用者心理作用,不能客观。

单讲科学,我们不知道化石的年代;若讲文化,则知道只有几千年;若相信圣经,相信创造者的话,这世界也是几千年,孰是孰非,很是明显!其实,透过科学能知道的很有限,科学只能研究现在的东西,因要透过观察丶实验丶研究,不能观察的不能叫「科学」,所以科学只能研究现在,不能研究过去,过去叫「历史」;历史是以前的人的记载,可以用研究历史的方法加以考证,但也并不完全;惟有上帝的话是真理,最为可靠。

上帝能在六天之内创造天地吗?祂既是大能者,当然可以。有人说,上帝用进化来创造。当然,祂可以那样做,问题是:祂有没有那样做?这一点,圣经说得十分明白清楚。圣经不但重复每日是有晚上(单数),有早晨(单数),更加上定义(创世记一章5节原文作──这是一日)。上帝起初造天地,也起初造人(马太福音十九章4节),人不是「起初」之後千万年才有的。上帝造的都是好的,不是慢慢进步的(创世记一章31节)。上帝用自己的手指写上十诫「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丶地丶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给了我们一周七日的定规(出埃及记廿章9至11节),上帝既如此写,我不敢告诉祂「你写错了」。伊甸园是乐园,不是建在千万年积下的尸骨化石上。「死既是因一人而来」(哥林多前书十五章21节),「死又是从罪来的」(罗马书五章节),亚当夏娃没有犯罪前并没有死亡;但是,当始祖犯罪,要自己分别何为善何为恶,不听造物主善恶的标准,一切就都不理想,达不到标准了。(圣经的「罪」,就是「达不到标准」之意。)不理想,当然就会死了。就如球在跳,每下都比上一下低,因此必然死亡。耶稣基督,上帝的独生子,创造一切的主宰(约翰福音一章),因为爱我们,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为我们承担罪带来的结果──死,又胜过死亡而复活,因此我们知道祂成功处理了罪的问题,叫我们可以因信靠祂而称义(罗马书四章24至25节)。哈利路亚,上帝奇妙的计划!死亡不是已存在千千万万年,不是亚当夏娃根本还未出现,就早已有死亡了。要是那样,耶稣的死和复活就与罪和称义无关了。

(余黄国凯整理,经苏绯云博士核阅。苏绯云博士是生化学家,其对耶稣的信心见本刊411期。欢迎来信索取影印本。)

地球和人类年龄之谜(下)>>

本文链结:http://ccmusa.org/viewpoint/viewpoint.aspx?id=smvp474
网上转贴请注明"原载中信月刊第474期(中国信徒布道会)"。
页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