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家庭福音聚會的體會

鄧明奇

我與妻子16年前信主,不久後就在家中開始福音聚會。幾年下來,我們的屬靈生命有了長進,也看到參加聚會的一些福音朋友陸續信主,心中以家庭聚會方式服事神的感動更加明確。

我認識幾位弟兄姊妹也有心要開放家庭,樂意邀請福音朋友到家中,卻不知道該如何有效地組織聚會。有的也曾嘗試家庭聚會,因效果不佳而熱情受挫。在此,我願分享我們的一些體會:

用心邀請

因家庭福音聚會的服事對象是不信主的福音朋友或初來教會的新朋友,目的是彼此結識,交流信仰。因此,邀請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家庭福音聚會對福音朋友們的服事,並非在聚會時才開始,而是從邀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不少福音朋友,即使因為各種原因不能來參加,會在被邀請時就感受到不一樣的關懷。有些還不怎麼了解甚至反感基督信仰的福音朋友們,對參加教會的邀請再三謝絕,但對參加家庭聚會則表示出更多的樂意。在邀請時,我們注意以下幾點:

1.盡早為好。這樣既顯熱忱,也給被邀者足夠的時間作安排。

2.直接而個別的邀請比用郵件或微信群發多人更有效,受邀者會更認真回應。即使被邀請的福音朋友們因某些原因無法參加,也為以後邀請參加類似活動打下基礎。

3.邀請新朋友時,最好也同時邀請幾位和他們熟悉或有類似背景的人參加。有些人在家庭聚會中會因為沒有熟悉的人而感到不自在,無法融入。事實上,有些人拒絕邀請時所用的托詞就是,「其他的人我都不認識,不好意思參加。」在邀請時也鼓勵新朋友們帶自己的朋友參加聚會,從而既讓他們初來時有一定的踏實感,也讓我們能接觸到更多的福音朋友。

4.家庭聚會常有聚餐,這往往是最具吸引力的內容之一。邀請時我們可以鼓勵弟兄姊妹們帶拿手好菜與大家一起分享,卻要適當考慮新朋友們的感受。最好能提醒他們,來參加聚會就好。

注重配搭

有時在愉快的聚餐後,分享交流容易出現一些無序現象:一是幾個人扎堆,交頭接耳,形成聚會中的多個小交流圈,沒有達到大範圍彼此交流熟悉的目的。二是聚會中所談的話題,也常為非基督徒的興趣所牽引,達不到分享信仰的目的。這個局面的原因,往往來自兩方面:聚會內容和方式上準備不夠充分,以及缺少同工或是同工間缺少配搭。

家庭福音聚會要有效進行,不可能只靠開放家庭,也不能單靠負責帶領的同工,而需要有一定數量的弟兄姊妹們從各方面的參與,一起為聚會禱告,邀請新朋友,準備飯食,帶領詩歌,分享見證等。家庭聚會,往往也是發現同工、培訓同工的機會。

同工的配搭,應建立在對服事的共同異象和對彼此服事恩賜的了解上。並非每個參加聚會的基督徒都完全了解家庭聚會的意義,都能從某個生活話題而帶入信仰分享。尤其是剛來教會的基督徒和剛信主的基督徒,許多時候其實也是家庭聚會服事的對象。因此,在確保聚會中有足夠基督徒的基礎上,最好有共同異象和服事經驗的弟兄姊妹配搭同工。我家的福音聚會開始後,很快就有了五個固定的同工家庭,在邀請新人,準備飯食等方面有分擔,在聚會中分享和聚會後跟進新朋友上也能互相彌補。我們在默契的配合中,也經歷了一起服事的喜樂。

選好主題

家庭福音聚會注意選好主題,且要靈活多樣。我們的選題大致在幾個方面:

1.和相應的節假日聯繫起來。比如一月份的馬丁路德金長週末,聚會可從金博士《我有一個夢》的著名演講開始,來分享人生夢想,再過渡到創世記中雅各在荒原上的天梯之夢及他對神認識的轉變,然後由幾位基督徒見證他們的信主過程。七月份獨立日前後的聚會,可圍繞「獨立」這個主題,先分享大家在成長中走向獨立的回憶與感受,進而既可分享耶穌使我們從罪的捆綁中「獨立」而得自由的恩典,也可反其道而分享在生活中倚靠神而不是「獨立」靠自己。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期間的聚會,則是分享婚姻與家庭生活中美好回憶的好機會,基督徒很自然地能分享信仰帶來婚姻與家庭生活的改變。

2.根據聚會者的情形而定。若多數參與者是學生,可談學業上與研究中的挑戰;若以在職的為主,則談工作中如何應對壓力與處理各樣關係;若以家庭為主,則婚姻家庭和教養孩子等許多方面都可以成聚會主題。既然所討論與分享的是聚會者在生活中面對的,很自然地可以帶出基督徒信主前後觀念的改變,並讓福音朋友們看到信仰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基督化。

3.直接選自聖經的主題和故事。如加拉太書第五章提到聖靈所結的果子,每個果子都可以作為聚會的主題。我們的生活中是否有愛/喜樂/和平,甚麼會失去,我們如何能得到等。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中關於愛是甚麼或不是甚麼的定義,以弗所書五至六章中基督徒各方面關係的處理等。很明顯,這些討論的最後都會指向主耶穌在我們生命中的帶領。聖經中的許多故事與比喻,如福音書中的「浪子歸家」,「五餅二魚」,「瞎子開眼」等,舊約的「以撒挖井」,「約瑟被賣」,「乃縵痲瘋病得醫治」等,也容易切入福音。

4.社會上的突發事件和人生的特別經歷等作引子。

5.觀看福音題材的影視作品。如今E時代,有大量福音視頻可供選擇,但事先必須審核是否忠於聖經,且要以短片為佳。若影片太長,用來分享討論的時間自然受到影響。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完全沒有互動,福音朋友心中的疑問得不到解答,會影響他們對影片的整體理解和接受。

總之聚會內容的選材很廣泛,關鍵在於我們要對聖經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和預備,再加上生動活潑的方式,讓每個人自如地參與討論,並能從基督徒的分享中認識神。有幾年聖誕節聚會中,我們邀請福音朋友們出演聖誕劇。雖然準備時間有限,服裝道具也是就地取材,多數福音朋友們都樂意參與,並認真準備。通過對台詞的反覆讀誦,他們對劇中內容和聖誕節意義的領會也格外深刻。

講究方式

1.以建立關係為先導。有些弟兄姊妹很有傳福音的熱心,三言兩語後就想拿出「屬靈的四個原則」或其他小冊子來分享。如此做法並非不對,但容易給沒有心理預備的新朋友們帶來壓力,甚至使暫時沒有興趣的人帶來反感,以至對教會和基督徒的聚會更加敬而遠之。要注意那些對福音有較多興趣者,可以另外安排宴請,有時間深入或私下交流。

2.要多講自己的罪。傳福音的過程中,罪是必然要談,且要強調的。但並非每次分享福音、每次家庭聚會都是以此為中心。講到罪的時候,建議在言語中使用「我們」而非「你們」,「我」而非「你」。因為目的是省察自己而促使福音朋友內心省察,而非論斷別人和福音朋友。

3.有溫柔敬畏的心。要從心底對福音朋友尊重、寬容並接納他們的疑問。既不要因為我們已接受基督信仰而認為比他們有智慧,也不要因為他們不敬虔而發怒。其實我們也經歷過同樣的心路歷程,彼得前書三章15節是對我們很好的提醒:「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4.使用合適的語言。我們傳福音時,常常下意識地使用平時習慣卻為福音朋友所陌生的術語「行話」,造成不必要的困惑和誤解。比如可以用「交流」或「分享」代替「交通」;以「我想到」或「我有個想法」代替「神給我一句話」或「聖靈光照我」;以「心裡很想」代替「心中的負擔」等。另外,在語意準確的前提下,可將聖經的經文口語化,以福音朋友能明白的方式表明,而無需一字不差地背誦或引用。

結語

哥林多後書八章12節說:「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悦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4:6)期盼更多的弟兄姊妹們願意開放家庭,互相配搭,透過家庭福音聚會而接觸更多福音朋友,在傳揚福音中經歷神所賜的恩典與喜樂。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pro20170401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傳》雙月刊第173期(中國信徒佈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