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banner.
中信期刊閱覽室   
 

分享到QQ空間

道的拯救

遠志明

關於道對人的拯救,老子談了四點:

第一,世人沉淪在罪與死中,極需拯救。

老子說最大的罪,就是貪婪。人們一味追求享樂,人心詭詐,恃強凌弱,世上沒有美善,只有爭鬥、盜賊、淫亂,當權者是犯罪頭子…。1以此形容今日,也不過分吧?

罪的代價是死。老子說,罪使人「出生入死」:一生出來,就進入死亡。為甚麼?世人太貪婪今生了,不慈不愛、不儉不潔,只顧爭競不已,著實離死不遠。世人背離大道,自恃其能,極盡聰明,偏行己路,早已注定滅亡。2

第二,人憑自己的智慧和道德不能自救。

聖經將亞當夏娃吃智慧果歸為「原罪」。老子說:「智慧出,有大偽」,人的智慧詭詐多端,必然禍國殃民,最好拒絕人間學問,保持無憂無慮的心。他感嘆說:「誰能明白通達到超越人智、擺脫知識的境界呢?」3

聖經認為人間所有的「義」,都像污穢的衣服。4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人間的仁、義、禮、法虛弱不堪:「失了道,才強調德;失了德,才強調仁;失了仁,才強調義;失了義,才強調禮法;所謂禮法,其實是禍亂的端倪了。大丈夫立身於豐滿,不要淺薄;立身於樸實,不要虛華。」5猶太人「十誡」雖好,卻行不出來。直到聖者耶穌給人新心,成就「新約」,聖靈的果子就超越了一切律法。老子也期待聖人普化大道,使人進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境界。

第三,拯救的內涵,是悔改、回頭,進入永生。老子用「止」、「反」、「復歸」、「久」等概念,說明了這一內涵。

止:人類必須停止貪婪追逐,方能免除危險,得享長久的生命。「止」的更深含義是人不僭越上帝,謙卑持守人的本分。老子說:「名聲與生命,哪一樣與你更密切呢?生命與財富,哪一樣對你更重要呢?得世界與喪生命,哪一樣是病態呢?知道止息才能免去危險,得享長久生命。」6這豈不像耶穌的話麼:「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拿甚麼換生命呢?」7

反:「反者,道之動」。得救不是靠有為進取,乃是靠無為順道;不是為學日益,乃是為道日損;不是追求享樂、剛強和榮華,乃是甘守純樸、柔弱和屈辱。8「因為人所尊貴的,是上帝看為所憎惡的,」耶穌這樣說。9

復歸:「復歸其根,復守其母,復歸其明,復歸於無極,復歸於樸」等等。10止住追逐,反於世界,就是為了回到生命本根、天地之母,即道。「以色列的聖者如此說:你們得救在於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於平靜安穩。」11

久:老子大講永生不死之道,以致有後人誤解,練起長生不死術來。其實老子講的不是肉身,乃是信仰,是得道與背道的不同結局:背道者「出生入死」,得道者「無死地」;背道者「不道早已」,得道者「死而不亡」,又有「沒身不殆」、「無遺身殃」等等。12

試讀第六十二章:「道為萬物之主,是善人的寶貝,罪人的中保。美好的言詞固然可以換得尊位,美好的行為固然使人得到尊重,然而人的不善豈能除去呢?所以,就是立為天子,封為三公,財寶無數,榮華加身,也不如住在大道裡。古時候為甚麼重視道呢?不就是因為在道裡面,尋求就能得著,有罪能得赦免嗎?所以道是天下最寶貴的啊!」13

第四,拯救的盼望,在於「道的化身」聖人。老子說,聖人承襲上天之光來拯救世人,世人藉著這光,復歸於光明之道,承受永生。老子筆下這位「道的化身」聖人,酷似「道成肉身」的以色列聖者耶穌,稍後詳談。14(神光之下話老子之四)

註:
1. 《老子》46章:罪莫大於欲得。又12、25、75、19、53、3、67、29、18、77、2、20、58章。
2. 《老子》50章:出生入死。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67章。又76、42、30、52、55章。
3. 《老子》18、65、19、10章:以智治國,國之賊。見素抱樸,絕學無憂。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4. 聖經以賽亞書六四6。
5. 《老子》38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亂之首。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6. 《老子》9、32、44章:知止,可以不殆。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7. 聖經馬太福音十六26。
8. 《老子》40、65、48、28章: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守其雌,守其黑,守其辱。
9. 聖經路加福音十六15。
10.《老子》16、28、52、64、80章。
11. 聖經以賽亞書三十15。
12. 《老子》50﹑33﹑16﹑44﹑33﹑52章。
13.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有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14. 《老子》27、52章:聖人常善救人,是謂襲明。用其光,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本文鏈結:http://ccmusa.org/read/read.aspx?id=ctd19981206
網上轉貼請註明「原載《中信》月刊第440期(中國信徒佈道會)」。